“曹大家东观续史,赋颂并娴,我不敢比也。”
看着蔡琰,曹昂突然觉得,将这种女子收入闺阁,着实是暴殄天物。
曹昂面色有些正色地问道:“昭姬有无嫁人的打算?”
蔡琰一愣。
犹豫良久,蔡琰这才说道:“我不善打理家务。”
蔡琰是个典型的文人,能作文章,写诗词歌赋,但是让她做个贤妻良母,操持家业,哪是着实为难她了。
当初蔡琰在卫家闹得种种不愉快,实际上也跟她生冷的性格也有很大原因。
术业有专攻,有的人是鹰,天生就不应该拘泥于鸡圈之中,而当翱翔于天际。就像李白,苏轼,让他们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做官,整日劳累于案牍,勾心于官场,怕是也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了。
曹昂突然下定了决心。
于是曹昂问道:“昭姬,有件事我不知道你是否知晓,可是我仍希望能够由你做出选择。
因我无子,幕府要给我纳妾,所选之人,也有你。”
蔡琰听了,并无惊愕,很明显,她早就知道此事。这倒也正常,既然袁荧已经跟蔡家接触过,便瞒不过蔡琰。
“我知此事,我也同意了。”
“我知道这未必是你的真心意愿,所以我今日才要问你。”
曹昂看着蔡琰说道:“若是嫁给了我,我肯定会继续让你做学问,但是肯定会拘在府上。
还有一种选择,便是不嫁人。
你应该知晓,我在彭城设了一个翰林馆,馆首是服公,里面有很多经学、文学大家,包括郑康成公、陈元方公,还有陈琳、孔赞、王烈、刘洪等人,都在其中担任教授。
昭姬虽然年轻,可却是最能传承蔡公衣钵者。
昭姬若是愿意,可前往其中,成为一个女夫子,与众人共较学问,传播文化。
不过身为女子,不在家相夫教子,却整日抛头露面,与男子为伍,肯定会引得闲话,遭人诟病。
若是再嫁了人,只怕夫家也不会同意。”
班昭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作为,除了她本身的才学,还因为她是垂帘听政的邓太后的闺蜜,而且她老公曹寿还死的早,儿子年少,家里需要她抛头露面。
没有这些条件,班昭再有才学也没用。
蔡琰听了一时沉默,而曹昂坐在一旁,也不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