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朕过去就是太心慈手软了!”

朱棣在心里狠狠骂道,同时也不忘反思一下。

好一会儿,他才平息下来,心里也有了决断。

不过,目前最紧要的,还是清剿白莲教余孽,以及解决此次叛乱所暴露出的问题。

新政本来就是对百姓有好处的,按理说他们不应该反对朝廷。

哪怕是被人胁迫,也应该犹豫再犹豫。

可他们偏偏非常卖力,处处透露着古怪。

事后杨轩经过审问和了解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白莲教的功劳。

其蛊惑人心的本领当真是不凡。

他们大肆宣扬朝廷对藩王的超高待遇,还有藩王在封地内多行不法之事。

以此挑起百姓的不满,使得百姓与朝廷对立。

“既如此,那就削藩吧!”

“也该敲打敲打这些弟弟侄子了。”

朱棣心中想着。

他登基之初削藩,虽然拿掉了藩王们的军政大权,但并非什么也没有付出。

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交换。

毕竟那个时候才登基多久,诸王要是联起手搞他一下,他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现如今,他登基十余年,威望如日中天。

地位稳的不能再稳。

再次削藩,他有足够的自信,镇压下一切不服的声音。

只是,自信归自信,但这次削藩,到底要怎么削,却是个问题。

朱棣想问问杨轩,可惜人不在京城。

想了想,提笔写下一封书信,内容就一个意思:事情是你提出来的,那你肯定有解决的办法,赶紧的,别墨迹。

当然,还有杨轩在信中的请示,朱棣也是统一做了回复:你特娘的搞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我不是给了你便宜行事的权力嘛,四//川的一应事务,你自己做主,尽快恢复民生经济,还有生产,完事儿后跟我说一下就行了。

看起来像是朱棣在说杨轩没有一点主见,实际上心中满意极了。

皇帝嘛,对于权力肯定是敏感的。

这与私交无关。

写完信,密封好,朱棣又让人加急给杨轩送去。

几天后,杨轩的回信来了。

只有一句话: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朱棣拿着杨轩的回信去找老和尚姚广孝解惑。

路上不断在心里埋怨杨轩,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好嘛,非要当谜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