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郝强的读研问题

再加上未来科技集团的强大科研实力,如果郝强愿意,他可能每年轻松发表十几篇SCI一区二区论文,产出量甚至超过一般的博士生导师。

更不用说他还拥有多项含金量高的发明专利。

因此,即使撇开郝强的商业成就和知名度不谈,这样一位罕见的天才学生,恐怕一般的院士都会争相招揽。

成为院士需要终身的成就和一定的运气,这个目标对郝强来说暂时还太遥远,别说郝强,就连黄校长都幻想。

而杰青呢,申请难是难,全国每年评选160名左右,如果郝强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保持优秀的学术和科研成果,争取杰青称号还是有希望的。

至于优青,俗称“小杰青”,去年中大就有十多人入选,对郝强来说,难度太小了。

因此,能够招揽到郝强,就相当于未来多了一个杰青弟子。

更不用说,郝强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根本不愁科研资金。

“校长,这两位院士要求很苛刻吧?”郝强问道。

黄校长微微颔首,回答道:“确实如此,他们与一般院士有所不同。

我先征询他们的意见,之后可能还需要你参加面试。

不过,以你的能力,这应该不成问题。”

“我明白了,面试也没问题。”郝强表示理解并欣然接受,“我先选择徐院士吧。”

校长说他可以任选院士,但他只能代为推荐和游说,无法干涉院士的最终决定。

毕竟,每位院士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堪称国之瑰宝。

尽管黄海洋身为中大校长,但他本人尚未获得院士头衔,他正在为此努力,但竞争异常激烈,难度极大。

“嗯,徐院士比较适合你目前的情况。

至于航天领域,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我预计未来十年内可能不会向民营企业全面开放航天相关制造。

除非你愿意加入国家科研队伍。”黄海洋点头说道,“当然,以学生身份拜访武院士学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会向他提及你的情况。”

“好的,谢谢校长。”郝强由衷地表示感激。

在名校就读的优势就是这样,只要你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校领导就会竭尽全力为你争取机会。

毕竟,学生的成就也是学校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