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他微笑着说道:"高老师,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以您在飞行器领域的造诣,做我们这些人的老师绝对是绰绰有余。
如果您觉得我们这些学生不够聪明,无法理解您的教导,那么请您原谅我们的愚钝。
但无论如何,请您不要拒绝我们对您的敬意和学习的热情。"
周院长的话让高晓光陷入了沉思。
他意识到,周院长并非在开玩笑或讽刺他,而是真心希望他能成为他们的导师。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飞行器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但面对周院长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他还是感到自己的不足。
最终,高晓光还是被周院长、林所长等专家冠上‘高老师’尊称。
“高老师,我在小涵道涡扇发动机的研究上遇到了一些瓶颈,特别是在压气机和燃烧室的设计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周院长迫不及待地提问。
闻言!
高晓光没想到,西南飞行器研究院的周院长,竟然在62年就开始了小涵道涡扇发动机研究工作。
要不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或许周院长在80年代就能研究出,媲美F-14的涡扇发动机……
念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