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李峰感受到了肩负的使命感

李峰看到前辈们,为后世子孙几乎是再造了一个神州。

所以李峰很想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如果要为祖国出一份力的话,必须得拥有比较合适的身份。

李峰想到这里的时候,他不由深吸了一口气。

目前,李峰想到的也只有通过大学生身份,来把自己得到的先进资料,慢慢给弄出来了。

而且得像是自己完全反推出来的。

所以的话,需要很多验证信息。

这时候李峰似乎生出了一份使命感,紧接着参观完了方同志纪念馆后,李峰等人又来到了。

四军和二十军的旧址。

在这里,李峰似乎看到了那个时候在这里浴血奋战的祖国战士。

这一刻,李峰知道自己得做出一些努力和改变了。

下午六点左右

李峰等一行人回到了旅馆。

像是红色旧地,基本上已经参观完了,李峰此时有了比较深的感悟。

今天朱副厂长在拍完合照之后,依然是下达了要写心得体会的任务。

所以李峰在吃过饭后,很快的就写了五百字的心得体会。

至于周建军和王六依然是三百字。

这一次李峰并不是有意要写五百字的,实在是李峰需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不过也无所谓了。

反正这也是个人自己对于某件事务的看法。

今天走了一天了,所以不管是李峰还是周建军三人,今天三人感到非常的劳累,所以他们很快就睡着了。

第三天

关于今天的行程,那很简单。

就是去洪都陶瓷街,去参观学习,朱副厂长对于大家去哪一家,他并没有要求这些。

在陶瓷街,很多都是制作陶瓷的作坊,由于政策原因,这些作坊属于一些集体,但又不是像陶瓷厂一样的国营企业,这里的陶瓷街作坊更像是村企。

也就是全民所有制一样的企业模式,不过李峰有些搞不懂这里面的情况。

周建军和王六这时候直接去了拉胚的作坊去参观学习了。

至于李峰的话,他一开始是跟着张解放和蒋飞的。

但张解放跟蒋飞很快就钻进了一家瓷像馆。

瓷像馆的话,李峰没有进去,因为李峰现在基本上已经完全掌握了关于人像的画法,瓷像跟人像的画法几乎完全一样。

所以李峰这一次就没有进去。

此时有一处写着,听雨轩的山水瓷画店,把李峰吸引进去了。

当李峰进去之后,他发现这里摆放的瓷器,基本上都是粉彩山水。

只不过等李峰稍微仔细观看的时候,李峰发现这些似乎并不是粉彩山水瓷板,而是其他的画种。

这不由让李峰感到好奇起来。

关于粉彩的绘画形式和颜料这些东西,李峰还是比较熟悉的。

这时候李峰看到柜台出,一个带着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正在用料笔画画。

于是李峰不由有些好奇的问这位师傅。

“老师傅.”。

“请问您这里的瓷板,是什么类型的山水啊?”。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像是粉彩,现在仔细一看又不像”。

此时正在画画的老先生,听到李峰的话后,他才发现有人进来了。

当他看到李峰只是一个小伙子后,于是他不由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料笔,随后他有些似笑非笑的对李峰问道。

“伱确定不是粉彩?”。

“你懂这个?”。

李峰这时候开始介绍自己。

当他听到李峰是陶瓷厂的四级画工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不过很快就恢复了。

这时候老先生见李峰也算是懂行的人,于是他开始介绍他店里的东西。

经过了这位老先生的讲解之后,李峰才知道,原来老先生店里的,都是一些浅绛彩。

根据老先生所描述的。

浅绛彩,也是属于釉上彩的一种,浅绛这个概念是来自于国画,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关于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黄公望先生。

这浅绛彩的特点就是相较于色彩丰富的粉彩,浅绛彩却是比粉彩要粗狂许多。

所以这个味道,比较有特点,能够很快很简洁的表达出一些东西。

也就是说,浅绛彩可以活灵活现的表达一些匠人或者画工想表达的东西,相比工艺复杂的粉彩,浅绛彩更像是随性的画作。

通过李峰自己的观察,这浅绛彩。

不管是那种题材,里面拥有的笔法并不一定比粉彩少,但关于颜色的过渡,粉彩比浅绛彩难度要高的多。

毕竟大多数的浅绛彩是不需要颜色过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