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王朝的皇帝赵振华面带微笑地看着皇后,好奇地问道:“皇后啊,你和太子妃在这儿嘀嘀咕咕地说着些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不能让朕知道的悄悄话呀?”
皇后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回答道:“皇上您这可就误会啦!哪有什么悄悄话哟!臣妾不过就是跟自家儿媳妇随便闲聊几句罢了。怎么,您不是正在那边喝酒吗?要不咱们一起起身四处转转,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坐在一旁的太子妃金丽华赶忙站起身来,恭敬地向皇帝和皇后行了个礼,然后说道:“父皇、母后,请您们先稍坐片刻。儿臣有一番肺腑之言想要讲出来。儿臣与太子殿下成婚至今已将近两年时光,现如今更是为皇家添丁进口,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所以今日在此,儿臣斗胆向父皇、母后进言,恳请为太子殿下纳妾。毕竟太子殿下身份尊贵,确实应当广纳妻妾,以充实东宫之繁荣。而且如今东宫中仅有儿臣一人身为正妃,实在难以周全地照料太子殿下。儿臣倒并非惧怕他人闲言碎语,只是自从有了这两个孩子以后,儿臣自觉精力渐感不支,着实无法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太子殿下。还望父皇、母后能够慎重思量此事。”
听到太子妃这番言辞恳切的话语,东宫太子赵一天急忙开口阻拦道:“爱妃啊,快快住口吧!好好的提什么纳妃之事呢?本太子坚决不同意!咱们现在这样的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美满幸福,又何须再去纳什么妃子呢?再说了,本太子哪里需要你来这般费心照料呀?我身边自有众多侍者仆从悉心侍奉着,一切都好得很呢!所以爱妃你就不必为此担忧了,本太子绝不会纳妾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后微微颔首,缓声道:“太子妃所言甚是,依礼制而言,东宫太子理应配有太子妃一人、太子侧妃一人以及太子嫔两人。如今确已至纳妃之期,此事皆因本宫疏忽所致,竟将其忘却,幸得太子妃提及。如此一来,倒需好生操办一番才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大康王朝皇帝赵振华轻捋胡须,沉凝片刻后说道:“所谓礼制,于朕而言不过尔尔。朕身为大康王朝之主,而吾儿乃是太子,更是未来唯一的皇位继承者。然此等事宜竟是由太子妃率先提出,朕素日里对这位儿媳并无半分不满之处。且太子妃亦曾为我大康王朝建立功勋,朕自是不会拂了她的颜面。既如此,这件事便劳烦皇后费心张罗吧。但朕在此有言在先,无论最终所选何人,皆须征得太子妃首肯方可。朕决不容许自家孙辈遭受丝毫委屈!”此事就这么定了。太子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
东宫太子赵一天一脸恳切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实乃真心不愿意纳妃啊!如今咱们一家人相处得如此融洽和睦,生活也很美满幸福。恳请父皇能够收回成命,莫要再逼迫儿臣纳妃了。”
皇后微微皱眉,语重心长地劝道:“孩子啊,你一向都是那么懂事乖巧,应当能理解这其中的深意和太子妃的一片苦心呐。可千万不要辜负了人家姑娘的情意呀。况且,你父皇已然下旨,此事已成定局,难以更改。不过,母后会亲自为你操持这件事,将一切都安排妥当的。好了,咱们在此久坐也有些乏累了,不如起身活动活动身子骨,四处转转也好。陛下,您意下如何?”
太子妃金丽华赶忙站起身来,盈盈施礼道:“多谢父皇母后厚爱,亦感激太子殿下对臣妾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