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恪又补充道:“西域是我们走出去的陆上通道,只有掌握了这里,才能掌握对外的主动权。”
“河西走廊是西域的桥头堡,想要经略西域就必须掌握此地。”
“而且河西也是重要的产粮基地,能就近为西域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张掖的删丹山最适合养马,最早冠军侯霍去病在这里设置军马场。”
“唐朝时期也是最重要的养马地,据记载巅峰时期,同时在这里饲养了七万匹马。”
“唐末之后中原失去了对这里的统治,马场也被废弃。”
“如果重设军马场,每年至少能为朝廷提供超过万匹战马。”
“对大明的马政是个极大的补充,也能缓解百姓的压力。”
“拿下这里,远比派遣大军深入草原,更符合大明的长远利益。”
朱元璋说道:“咱不是不知道河西的重要性,只是这里汉人太少了,无法维持长久驻军。”
“当年让冯胜撤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雄英插话道:“今日不同往日,这几年朝廷陆续往那边迁徙人口。”
“据我所知,嘉峪关以内已经有了超过五千户人口,足以支撑一支军队常驻。”
“而且为了应对河套和陕北高原荒漠化,我们即将对那里的人口分布进行调整。”
“可以将一部分人迁徙到河西去。”
“前两年可能还需要朝廷支援一部分粮草。”
“等那些人扎根,河西将再次繁荣起来。”
“到那时我们应该也完成休养生息了,正好出兵西域。”
朱元璋思考许久,依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问朱标道:
“伱如何看?”
朱标说道:“接下来几年朝廷以休养生息为主,不会发动大规模战争,有能力支撑对河西走廊的开发。”
“但前提是,军队必须要保证百姓的安全,不能被北元袭扰。”
朱雄英说道:“此事简单,堡垒计划先在河西施行。北元敢来,牙都给他们硌掉。”
朱标点头道:“那我没有什么意见了。”
朱元璋这才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了,咱这就……嗯,标儿你看着办吧。”
朱标也没有推辞,当即说道:“好,我这就将魏国公他们找来商议,制定全盘计划。”
接着几人就河西战略进行了讨论,完善了许多细节。
顺便还聊到了西域战略该如何施行。
陈景恪提出了一个建议:“将西域战略全权交给晋王实施,朝廷只要给予支持就可以了。”
朱标也非常支持,说道:“三弟想在碎叶川建立自己的封国,想必他会很乐于接受这个任务。”
朱元璋自然更不会有意见了,甚至对陈景恪的建议,他还十二分的满意。
没有因为立场关系,就随意猜忌打压别的宗亲。
事实上陈景恪让朱棡去西域,还真有自己的小心思。
那边宗教氛围浓厚,用暴力手段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但又不能彻底将那里摧毁,否则重建会很麻烦。
朱棡是最适合执行这个计划的人选。
一来他塞王的身份,不用害怕背黑锅,敢于下手。
二来能力确实很出众,能掌握好那个平衡。
之后大家又追溯了一番汉唐时期,经略西域的往事。
朱元璋等人说的基本都是班超,西域都护府,安西军,屯田之类的。
陈景恪则重点提到了一个人:
“博望侯张骞,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华夏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他不只是看,还身体力行的去做。”
“若没有他的开拓,华夏不知要何时才会将目光放在那里。”
“以他的功绩,完全有资格在史书里独享一篇传记。”
“只可惜,他的行为与儒家思想不符,功绩被掩盖了。”
朱雄英立即说道:“那就给他加上,大明单独为其列传。”
朱标也没有反对,说道:“为他写一篇传记,倒也不是不行,还能激励大明子民勇敢的走出去。”
这时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咱本来还在想,应该给赵秩什么样的封号,不如就封他个博望侯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