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还是有技巧的

医路坦途 臧福生 3624 字 17天前

“我们全国的卫生领导都应该来你们苏市学习啊,你们走的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远,走的比其他地方都要稳。

这不光是苏市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斗的结果,更是你们这些默默无闻在人群后无私奉献基础领导,有了你们这些坚强的后盾,一线的医护人员才能走的远,走的好,走的稳。”

张凡有时候也越来越不要脸了。

但凡要求别人,底线?什么是底线?

对方脸上带着一种惊讶。

张凡一看,火候还不到!

“苏市的人均寿命已经83.06岁了,而全国还达不到78岁,这都快差十岁了!”也不知道张凡数学是真不好,还是假不好,当年四舍五入估计都没学利索。

“光看这个还不震惊,我看了部里下发给腹部级以上的文件,让我更震惊的是,你们只差魔都不到一岁了。

这个数据让我久久不能言语啊,这是你们的成绩,这是你们功勋,这是你们的军功章啊!”

这一下,对方不惊讶了。

紧紧的抓着张凡的手,微微的低下头,眼睛带着一丝丝的红润。

“别人都说我们苏市有钱,说我们是靠着有钱才走到这一步的,说我们的卫生成绩是因为靠近魔都……”

他语气中带着不甘心。

张凡现在就需要的你这样啊,尼玛这不就可以聊了吗!

“这是胡说,你一个专业的医疗卫生领导,怎么能信别人这种话呢。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急诊吗?

不,是健康普及教育,是上门入户的慢性病管理随访。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水磨工夫下,才能取得这种耀眼的成绩。

如果一台两台手术能提高人口的年龄,我们边疆已经是全球第一了。

不要妄自菲薄啊我的同志哥!”

对方都快让张凡说哭了。

正处啊,咱委屈啊,咱在人家魔都科长的面前都没一点面子啊,咱没地方去诉说啊,今天终于有个大领导理解我,明白我,懂我!

“当然了,欠缺的地方也有。

这一点也是要抓紧的,尤其是一些手术急诊的处理上,你们欠缺也很明显。是什么原因呢?

是钱不够吗?”

张凡明知故问。

哎!对方叹了一口气,像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一样。

“我们这边在魔都……”

“不行啊,这样长期以往,咱们自己的卫生战线就荡然无存了。

这样,咱们先开展一些试点工作,你们经济上是排头兵,走出了自己的风格,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咱们干卫生的,不比他们搞经济的差。

茶素的普外,你觉得怎么样?”

“茶素普外?我觉得比魔都瑞金的厉害!”

“他们不就是胃肠名气大一点吗,其实我们茶素的普外全面超越他们的。这样,咱们医生交换。

每年两轮制,我们排团队过来,你们排团队过去。相互学习,相互督促,这样不用几年,两轮制就能带出无数的学科带头人。

以点带面,只要效果好,咱们扩大相互合作面,到时候,别说什么说不定因为魔都的患者太多,反而要来苏市了!”

如果换个人说这个话,人家苏市的卫生负责人,肯定会嗤之以鼻不说,还觉得你这个货喝高了。

但张凡不一样,首先级别是腹部,而且普外大拿,茶素院长,手底下有两个院士,有七八个国家实验室。

这里面缺一个帽子都不行。

少了腹部,没威力,少了其他没信服力。

千牛牵鼻子,人家需要什么,张凡就给人家什么。

苏市这几年的压力也很大,苏市赚钱魔都花,这个不是开玩笑的。

很多地方的医院都是亏本经营的,一个医院自己说纯利润有一个亿。

感觉好像没什么,可这样能站着说话的没几个啊。

这几年尤其是靠近魔都首都的几个地区,医院亏的都要快倒闭了。

所以,张凡说出这个话,对方上心了。

“张部,我现在就去给我们市里的领导汇报,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有希望。”

“嗯,还有,咱们之间相互学习也别提什么学费什么的,你们也看不上!你给领导再说一说,一年捐个六七百万的,钱不多,可带动老少边穷,这是大好事啊。你就说我张凡欠苏市一个人情。”

“好的,张部这个您放心,这点资金都不用给领导汇报,我就能决定!”

张凡楞了一下,这尼玛,还是有钱啊。

一个一个的谈,靠近半岛的,张凡就忽悠他们,山洞是人口大省啊,你们比他们强,他们啥都不是,你说你们难道不能弄一个山洞赚钱云岗花吗?

靠近徽省的,张凡更是不遗余力,于其让徽京给抢了,不如你们抢了,以后在这个联邦,你们说话也不是硬气很多了吗?

四边都不靠的,张凡直接就威胁,“你看看,人家都要发家了,你们以后估计医院都得关门,医生护士都得被人家抢了。”

谈的倒不是辛苦,主要是费口水,费脑子。

张凡说完,感觉舌头都被风干了。

一个市弄个六七百万上千万的,看起来并不多,尤其是在苏大强这边,更不算什么。

可这个汇集起来,放在边疆,尼玛妥妥的横财啊。

张凡没打算汇报,因为这个只是市级卫生系统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只要给卫生负责人打个报告就行。

而张凡就是边疆的卫生负责人,嘿嘿!

不是张凡肆意妄为,主要是这个钱,他怕被人截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很多地方都缺钱,很多地方都需要建设,可这个和张黑子有屁的关系。张黑子水平低,目光短,他就弄好卫生这一块就行了。

至于这个钱,当然不是当地政府说怎么花就怎么花的。

这个钱是张凡决定的。

靠近大城市的,不用购置大型设备,这是浪费资源。

一年开机三次,一次热机,两次死机,最后设备报废了,都没用过几次。

这种城市要着重建设的地方是急诊,突发治疗的领域。

而远离城市圈的地方,则要购置一些必备的设备,比如脑出血患者,没有CT真是不行的。

有了CT,出血少,就保守治疗,出血多就立刻送大医院,这样的院前院内诊疗就一体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