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厂长和汪主任显然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同。
“只要有吸引力就是好东西,即使不太实用,至少能激发大家的热情。”
张厂长笑道。
汪主任也表示同意:“没错,李建国,你也清楚那篇宣称每亩能产十万斤红薯的新闻,你能认为你的新发明比那个噱头更大?”
李建国闻言一愣,他从没想过被这般比较。
但张副厂长直接下令让他别再犹豫,带设备去验证新闻真实性。”好了,动作快,回去准备。
我要公关科的人联系报社,立即发布消息。
然后再由杨厂长向领导们禀告你的功劳。”
指令不容置喙。
尽管有些不甘,形势如此李建国也只能顺从。
带上几位同僚,他就回家拿设备去了。
而杨厂长和所有厂级领导已在办公楼前等候。
同时,来自报社的工作人员也在场,看到李建国带东西回来便迎上前。
“李建国,真不错!之前仅靠钳工技巧就修复报废卡车已经是壮举。
这次又悄无声息地造了个太阳能发电机,让大家见识见识,这个是怎么发电的吧。”
杨厂长爽朗大笑,报社的摄像师们纷纷跟在杨厂长身后,围着发电机全方位捕捉。
局面已定,李建国只得按既定步骤操作,让人给太阳能水袋添满水,静静等待。
此时已到深秋,阳光没夏季那么炽热,但将水煮沸依然耗费不少时间。
各部门的领导索性坐到太阳底下,耐心等待。
大约等待了半小时,众人有些等不及,终于水蒸气从阀门喷出,旋风般的涌来,使风车轮加速旋转。
等到一定的速度,附在电池的灯泡闪烁起来。
“亮了!看,真的亮起了!”兴奋的人群欢呼起来。
“太神奇了!只用一桶水,放在太阳下就能发电?不会看错吧?”领导们都显得惊讶无比。
尽管都希望太阳能能成真,但内心仍有所疑惑。
如今,他们亲眼见证了亮起来的灯泡,此事绝对不虚。
“好好好,真棒。”
杨厂长极为兴奋,连声称许了好几个”好”
。
他招手把李建国叫至身旁,紧握住他的手笑逐颜开道:
“建国,你为咱们轧钢厂添了光彩啊。
来,你当着报界朋友们的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项创新是如何产生的。”
李建国略微显得尴尬。
但由于杨厂长在场支持,他也不好意思让工厂领导们失望。
于是敷衍地说:“实际上也有偶然因素。
炎炎夏日过于酷热,电力供应又常常中断,家中缺少电扇,我儿子因此出了疹子。
为了解决让风扇持续运转的问题,我就随便试验了下,想不到竟然成功了。”
在座的人都能听出李建国在圆谎,然而大家也明白,重要的是东西的真实,其他细节可以忽略。
人家都能将百万吨高粱的产量登上报纸,我们这个实实在在利用太阳发电的产品又能算什么呢。
报界的人们再次拍了些照,随后离开。
翌日,《新闻简报》便刊载了李建国的照片及其发明的故事。
整个轧钢厂内,不论是扩音器的广播,还是公告栏的内容,都围绕着他那些辉煌的成就不停传播。
没等上级批阅,厂里的决策者们已经开始召开会议,直接晋升李建国 官阶。
他的级别从24级办事员升为21级,尽管还是一个基层的小干部,但这幅度的实际提升是相当惊人的。
毕竟许多同僚奋斗一辈子也未必晋升副科级。
一时间,李建国成了公众人物。
回到四合院后,邻人们都赶来祝贺:
“李老哥高升了吧,这样的喜事,一定要摆几桌酒席庆贺一下。”
阎埠贵一副调笑模样说道,每户人家只要有好事,他总会不失时机地提起邀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