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公环视身边大臣一眼:“微臣以为,大理寺少卿卢弘卢大人就很合适,卢大人年轻有为,萧大将军也曾多次在朝堂上夸赞过卢大人。”
“卢大人为人处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定能在此次和谈中为我朝争取最大利益。”唐国公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此时,卢弘急了,他也没料到此事发展的如此不受控制。
他急忙跳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臣乃微末之才,本不该入陛下慧眼,恰逢大将军提拔才得以面见天颜!和谈使臣人选乃德才兼备者才能胜任,微臣……微臣……”
“哦?难道卢大人的意思是自己才能不够,不能胜任大理寺少卿的位置?是萧大将军眼瞎了才提拔的你?”
赵镇反唇相讥。
赵麒看着眼前自乱阵脚的卢弘,不由一阵好笑。
此时,垂帘听政的太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微臣不是这个意思?微臣……微臣能力低微,恐怕不能胜任和谈使臣,怕耽误大事也。”卢弘面红耳赤道。
宰相冷哼一声:“卢大人不能胜任我大乾的和谈使臣,难道是想在北魏谋一个官职?”
卢弘气得满脸通红,“宰相大人,下官对大乾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
此时,朝堂上窃窃私语,有人提出质疑,这卢大人推三阻四难道是有什么隐情不成?
众人争论不休。
赵麒听的头疼,微怒道::“都给朕闭嘴,当这是菜市场吗?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瞬间,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整个场面变得异常安静。
赵麒转身面对着珠帘后的吕太后,语气恭敬地询问道:“太后您意下如何?您认为派谁前去最妥当呢?”
太后微微垂首,陷入沉思之中。
此次和谈使臣如果选萧雄一党,既可以让萧雄觉得有功劳可捞,又能让萧雄暂时放松警惕,不至于掀起内乱,再者萧雄在外,有亲信将领率5万精兵驻扎在东南边境,不能有失。
思索一会,才缓缓开口,“依哀家之见,国公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