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政之事,万万不可!还请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为朕出谋划策,共同治理这江山社稷。”
赵麒这番话语气谦卑诚恳,显然是在向吕太后低头示好。
之所以向吕太后服软,自然有他的原因。
乾皇尚在人世时,他若是不能强势些,尽快掌握朝政大权,在朝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和势力,一旦乾皇发难,要置自己于死地,他必将孤立无援,难以应对。
可如今乾皇已死,最大的威胁解除,他行事自然不必再如此激进。
吕太后垂帘听政多年,朝野之中,威信犹存。
与其起冲突,实非明智之举。
故而扎赵麒选择以和为贵,先行服软,静待时机。
而且,自己以后做了出格的事情,太后就是最后的背锅人选。
听到此话,吕太后不禁有些诧异。
回想上次因为北魏使团一事,两人起了冲突,当时赵麒的态度还十分强硬。
因此,她本以为今天叫赵麒前来,对方还会坚持强硬的态度。
可没想到,今天他却突然转变态度,服软求和了。
心中有些受用,但她仍保持着太后的威严:“罢了!哀家不跟你计较了!”
“若是你还需要哀家垂帘听政,那宫中朝中出了什么大事或是你有了什么重大决断时,还请先和哀家通禀一声。”
赵麒心中一松,知道吕太后消了气,他连忙躬身行礼:“朕知错了,多谢太后宽恕。”
吕太后微微颔首,话题一转:“哀家听闻,霍青与解雪晴二人正在秘密筹备粮草与兵甲。陛下是否已经暗中任命他们,负责此次北伐事宜?”
赵麒心中一动,他未曾料到吕太后对军中动态竟了如指掌。暗想,太后在军中必有眼线布局。
他谨慎地回应道:“回太后,朕的确命这两人暗中筹备北伐所需物资与兵员。”
吕太后轻轻点头,转而问道:“陛下对于此次北伐有何具体打算?是满足于收复西北边关,还是打算进一步扩大战事?”
赵麒沉声道:“朕原本设想,借收复西北边关之机,率大军出关深入北魏,给予其沉重打击,使其数年不敢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