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发生的这点小插曲并没有让萧天洛如临大敌或是在乎不已,他揣着祭酒大人给的单子,回到府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着大小姐去查验府里的藏书,一一对比。
不愧是祭酒大人,这名单可以说是很全面了,府里有的藏书就过了,没有的就做个标记。
回头让府里安排去采购。
祝久儿对萧天洛弄回来的这东西极是满意,这样一来,书册首先是齐备了,从小儿启蒙到科举所需,一应俱全,不过还需要一些东西:“纸、笔、墨、砚都要备好了。”
“啧,这得费不少银子啊。”萧天洛咂舌道:“如今才知道为何谢院长总是喊穷了。”
支撑一家书院可是不了不得的事,他又不收那些寒门学子们太多的学费,只能苦撑。
不过如今的岸兰书院不同以往,也有世家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岸兰书院,说是那边的学风更好,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这些人家也暗地里赞助书院。
再加上不少学子在外面教授算学,他们有了进账,也会对书院有所贡献,谢兰亭和岸兰书院的日子是越发地好过了,其实究根结底,还是上届科举人家发挥得好,出得成绩多。
这个道理和后来一样,优质的学校受人追捧,生源也会越来越好,财政上也更宽松。
萧天洛是巴不得岸兰书院崛起的,就像好的学校带动学区房大涨一样,说不定能带动书院附近的房价,连同自己买到的那套宅子也飞涨一波?
萧天洛后来也有攒下不少银子,但并没有在都城购置房产,而是另有打算。
侯府现在坚定不移地押注皇帝,可这条路果然百分百可靠吗?萧天洛不想去赌。
与其把金银全部押在都城的房产上,不如给自己留条后路,真要出事的时候,不动产要变现需要时间,哪有那个功夫等啊。
这也是林通不解为何自家大哥初开始对房产那么感兴趣,后面突然就偃旗息鼓。
萧天洛没与任何人说过自己银子的去处,哪怕是和大小姐互通心意以后,两人也默契地按从前的规矩来,各人有各人的收益,府里有府里的,弄得一清二楚。
好比现在的私塾动用的就是府里的银两,会记入府中中馈。
曾管家是喜不自禁,接到单子后立马安排识字的家丁下去整理,“姑爷放心,小的定会安排好,这书房也整理出来了,就等书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