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大海上的战船不可能搬到江面上来啊。
“集合所有战船,我们去江面上会一会他们。”
彭玉麟有些不信邪。对方的战船要是真的不可撼动的话,那就真的不用打了。
他没有想过放弃湘江退到山上去打陆战,那样衡州城就丢了,保护不了家乡百姓,再打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彭玉麟带兵有方,治军严谨,他的命令一下,上百艘战船很快就集结起来。
此时的湘军战船外形上已经相当统一。
早在江忠源作为江西按察使,组织南昌保卫战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看到太平军水师在长江中往来运兵、转运粮草。意识到与太平军作战,必须拥有水军,与太平军争夺制江权,水陆配合,方能与之争雄。
他的幕僚也建言江忠源:“东南皆水乡,贼踞有江路,而我以陆师击之,其势常不相及,必与贼争长江之险,而后可以制胜,非造战船,无可言战。”
江忠源随即上书朝廷,请饬湖南、湖北、四川各造长龙快蟹船二十艘,即令广东购大炮干尊,配给各船,即日驰奏,奉旨允行。水师之兴自此始。
咸丰三年冬,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奉旨在衡州设置造船厂,招募水勇,创立湘军水师。
只是此时广**然被护卫军占领,清军没有外购火炮的途径,只能自造火炮,战船在威力上不如预期。
曾国藩初建水师,必然要有战船,因此首先要解决战船形制的问题。
当时可供借鉴的有绿营水师和太平军水师。但是,“绿营水师,承平时用艨艟巨舸,绘以云龙。无事委舟江畔,帆楫隳弛弗之问。遇大操则新之,军士腰皮带浮水面,往来攒刺,务为美观。操必复委之,虚应故事而已。
而太平军的“水师战船”也仅仅是掠来的商船而已,只是数量庞大,实际战斗力显然也不行。
既然绿营水师和太平军水师战船不合仿制,曾国藩只得另谋他法。“始编木为簰,宽七尺,长丈有五,剡其两头以冲敌。试之不济,益专意造炮船而苦不知其制。自运精思,改商舟为之。
湖南各地有龙舟竞渡的传统,造龙舟的技艺精绝。
曾国藩于是让匠人仿端午竞渡舟,短桡长桨,如蚿足鸟翼,逆水斗风不能阻。然皆用己意缔造,无成法可循,其制屡更未定。
后守备成名标自长沙来,向曾国藩介绍了广东的快蟹和三板船式,同知褚汝航自桂林来,介绍了长龙船式。
曾国藩令仿造之,试炮果不震。乃令成名标董其役、褚汝航分厂湘潭,奏留大营粤饷八万办水师。凡成快蟹四十,长龙四十,三板八十。
湘军水师以营为单位,每营战船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快蟹船被裁撤,长龙船减至八艘,三板船增加至二十二艘,一共三十艘编为一营。
各种战船的人员配置照旧。当时水师战船都配有船炮,船制不同,船炮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水师船炮,长龙头炮2尊,重800-1000斤,边炮4尊,各重700斤,梢炮1尊重700斤,快蟹船炮与长龙相同;三板船炮,头炮一尊,重700-800斤,梢炮1尊,重600-700斤,腰炮转珠2尊,重40-50斤。
各船均配备洋枪、鸟枪及刀矛等若干,以备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