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圻地区的问题则更为复杂一些。在这里天主教徒、洋人、占城人、安南人,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恩,平叔,你觉得派谁过去合适?”董良问道。
不过孙延平却摇了摇头道:“元首,军中之事,臣不方便置喙,不过我想您心中已经有数,还有哪位将领可以放出去独挡一面的?”
董良也摇头笑了笑。
王素是时候放出去了,连袁卫都在江北组建了江北纵队,他的资历可是比袁卫还要低呢。
王素这次南下作战表现也不错,可圈可点。
现在王素部就驻扎在港岛。不过随着英国人退走,港岛不需要再驻扎两个支队了。
那么就将王素部调到安南组建北圻纵队。以王素的性格,让他去收降当地的华人山匪,还有当地的农民军,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为什么说王素比较合适,那是因为他的性子比较野,属于那种粗放型的。
那些山匪、义军就吃这一套。
“好吧,平叔,按照老规矩,你们暗部先派人去与那些义军接触,相信我们的条件是能够打动他们的。”
北圻现在应该是安南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里的问题与满清很多地方相同,那就是吏治崩坏,土地兼并严重。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导致洪灾不断。
天灾人祸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安南的官员与满清的官员差不多,他们读的都是儒家经典,考的也是八股文。
这些人处理问题的那一套办法,遇到了天灾人祸就没有办法应对。他们跟满清的那些官员一样,也就只能做做裱糊匠。
“元首,北圻那边现在可都是饥民啊,您可要提前做好准备,咱们将那里夺回来容易,要想守住并不容易啊。”
“哈哈,平叔,这个不难,你忘记,咱们不是刚刚占领吕宋,咱们何不将两边的人做一个交换,移吕宋之民到安南,再移安南之民到吕宋。安南的百姓到了吕宋只能依靠咱们,反之亦然……”
董良这招真是妙,孙延平心中暗道,他知道这些人最后能够活下来的不多。
董良将他们迁移过去肯定是当做炮灰使用,他知道吕宋纵队在吕宋组织了不少仆从军,都是吕宋原来的那些少数族裔部落。
董良一直嫌弃这些当地土著的数量太多,不方便华族今后向吕宋移民。
董良有一个计划,他准备三年内在卡加延河谷建造五十座农场。
这里暂时不会实行包产到户,土地将用来建设农场,或者售卖给那些大户使用,另外移民到当地的百姓也是分地到手,这样便于吸引移民。
只有在华族本土才会实行包产到户的均田制,这也是为了维持华族的基本盘。
董良觉得华族的基本盘应该是有地的农民和国属工厂的工人。这些人以后将是华族主要的兵员。
他们之前要么是佃农,要么是长工、伙计,是那种底层被剥削者。
是华族让他们翻身,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因此他们才是华族最坚定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