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时间重新编制军团,再经过战火的洗礼,才能真正恢复根本。
以后兵力劣势的时候,绝对不能正面和统帅型的英雄交锋。
乐毅事件给楚天很多教训。
还有情报的失误。
项燕真正的领主暗中联系了雪月公会的玩家,索要一百两银子,所以才得到准确的情报。
以后对于对方的主将身份需要反复确认。
可以存活下来的领主,没有一个善茬,一不小心就会被他们算计。
尤其是在楚天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对方仍然和他争夺徐州,必然有点胆量。
北海国,即墨,领主赵公子在围困青州黄巾军大半年以后,劝降失败,终于按捺不住,在北海国、东莱郡招募几十万乡勇,攻打即墨。
在围困期间,他已经命令大军陆续将即墨城外的护城河以及壕沟全部填平。
接下来面对的就是坚固的即墨城本体。
得知楚天已经开始攻略徐州以后,赵公子更是加快对即墨的强攻。
多尔衮、吴三桂、管亥已经拖住他太长的时间,以至于严重影响他的发展速度。
青州与徐州一样,本土势力弱小,异人领主大行其道。
原本赵公子可以更快席卷青州,结果一座即墨城牵制了他的主力,发展速度大受影响。
“楚子谋已经在徐州之战获胜,不出一两年将坐拥徐州,如果我还无法破局,青州也会成为他的囊中物。”
赵公子知道青、徐两州不分家,有人占领了徐州,必定会图谋青州。
他的发展速度已经慢于楚天,再不加快扩张速度,将来无法与楚天抗衡。
“再次派出使节,劝降困守在城中的多尔衮、吴三桂、管亥等人,我愿意亲自在阵前与他们交涉。”
太史慈这段时间已经脱离无能的孔融,向赵公子效忠。
孔融与卢植这样的大儒没法比,屡次败给黄巾军,再加上赵公子屡战屡胜的鲜明对比,太史慈权衡以后,还是跟随赵公子。
他听说赵公子要到即墨城下与多尔衮谈判,于是进言制止:“主公,他们如同豺豹,野心勃勃,招募他们,难以控制。”
“他们终究是人,是人就会有弱点,有弱点就会被控制。他们以前的领主不会用人罢了,而我不同,我有能力使用他们,而且,我有他们一直想要而不得的东西。”
赵公子派出的使节抵达即墨。
多尔衮、吴三桂、管亥困守即墨,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手段和实力的异人领主,被围城以后竟然始终无法脱困。
虽然粮食尚未短缺,但再被围困一年半载,粮食终究会耗尽。
这段时间,多尔衮和吴三桂想要得到七阶骑兵营,却始终无法弄到,被赵公子死死压制。
“赵公子的大军开始强攻,说明他已经着急了。何事让他如此着急?”
“听说楚子谋正在攻打徐州,他多半感到楚子谋的威胁。去年他们还联手镇压我们,现在却要分道扬镳,看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多尔衮站在城墙上,俯视城下赵公子征发过来围城,漫山遍野的乡勇。
吴三桂过来:“他再次向我们劝降,打算约我等在城下交涉。他称他的领土内有七级骑兵营。”
“答应他,我们同意交涉。楚子谋得徐望青,继续守这座坚城,意义已经不大了。”
多尔衮坚守大半年,等待变局,但赵公子始终派遣主力围困即墨,多尔衮竟然找不到任何翻盘的机会。再拖下去,他也没法发展。
赵公子代表的北海国势力,与多尔衮代表的青州黄巾军势力在即墨城下谈判。
汉朝廷失去威严,震撼一时的青州黄巾不再引人瞩目,剩余的青州黄巾残余与赵公子交涉,也没有在整个东汉区引起轰动,只是在青州内部引起不小的风波。
此时正在东海国围城的楚天得知赵公子试图招降青州黄巾军残余,暗中令琅琊国北部城镇招募士兵,增加琅琊国北部的兵力。
他与赵公子还是同盟,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赵公子招降多尔衮等人以后,突然南下琅琊国,楚天会非常被动。
结盟的基础是共同利益,一旦发生利益冲突,那么同盟可能会瓦解。
“多尔衮、吴三桂、管亥,这些都是猛人,全部落在赵公子手中,他运用的好,将是一个麻烦……”
楚天意识到昔日的盟友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