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伏羲

即便是脑电波数据不够多,基于HBM技术打造的兵乓球机器人上限也明显要高于过去已知的任何一项技术。

欧洲在和东大做完交易之后,其高校和科研机构们也陆续开展了验证试验,验证做的越多,大家越认识到HBM技术的牛逼之处。

正因如此,HBM才刚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被誉为人工智能领域最著名的发现,成为所有人工智能论坛上绕不开的话题。

在当前这个窗口期,随便一篇论证HBM技术真实性的论文都能发到计算机相关顶刊上。

网友们戏称正是因为陆奇的加入,才导致了陈元光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搞出了HBM这样的大活来。

大家巴不得陆奇多做点工作,硅谷认识陆奇的技术大牛们纷纷在学术会议上呼吁,陆奇应该说服莱特把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而不是去做太空采矿。

“太空采矿当然很有意义,但地球资源远远谈不上枯竭,新型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有效提高了地球资源的利用率,去太空采矿的迫切性并没有那么充分。

而把精力放在人工智能领域,帮助人类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人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我想这比太空采矿更重要。

Lu应该好好和莱特聊聊,莱特应该成为新世纪的图灵,而不是新世纪的冯布莱恩。”

当然这种言论当场就遭到了东大学者的反驳,“我认为莱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不比图灵弱,放在百年之后来评价的话,他在人工智能的成就说远超图灵都不为过。”

在没有受到西方中心思潮影响的东大青年学者们,几乎下意识想反驳这类陈元光是下一个西方学术大牛的说法。

HBM的出现也让他们有这个底气。

不过他们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也赞同这种说法。

光是HBM就能带来多少论文的产出啊,这可是富矿。

要是陈元光未来全力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大家作为东大学者,还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喝汤啊。

就像申请自然基金,跟着能在HBM相关论文上露脸的青年学者一样,这些青年学者靠着这一篇论文,直接特事特办,不用走完一个完整的考核周期,直接拿到了教职。

在这个编制比黄金还珍贵的年代,虽说只是副教授的教职,但说一句喝汤绝不为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言论林甲时常能在社交媒体上、自己的后台私信里、周围人的讨论中听到,所以她才觉得陈元光有必要,充分地宣传自己想要做什么。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HBM的大获成功,导致陈元光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被模糊了,计算机、物理学,你都干的不错,商业航天这是否真的能充分发挥你的特长?

坊间甚至不乏言论认为,正是在林甲的操纵下,陈元光才会把精力花在太空采矿上,他们为这种说法找了不少佐证。

最有力的佐证就是,陈元光早年间的论文,没有一篇和航天科技有关。

“没错,我来拍开头,后续的课程干脆也不要让我们员工来录了,直接让他们基于我们内部的数据去做这个系列课程。”

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已经非常成熟了,如果只是系列课程的话,那这技术就更简单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文稿,然后再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一个数字人,在上面念稿,几年前的自媒体就有这么玩的。

“当然最终呈现的效果肯定不会是那种劣质跟自媒体一样,就是个数字人念稿。

那样不但起不到宣传效果,甚至还会起反效果。

我会和陆奇说,让他把视频做的精良。

我想的是正好借这个机会,宣传一下我们即将推出的伏羲。”

伏羲,由光甲航天出资搞的学术论文平台。

一直以来国内最大的学术论文平台都是知网,学术论文平台有非常多,但能比得上知网的没有。

知网的数据是最全的,也正是仗着论文资源的垄断优势,知网在收费领域极其不合理,论文作者没赚到钱,各大高校每年要斥巨资从知网手里买数据,从学生到老师,大家都对知网感到不满。

但偏偏你就是干不掉知网,干不掉的原因就在于,知网背靠同方,是百分百控股的国有企业。

当然更为大众所诟病的视觉华国,不是国企也干不掉,更别说知网了。

陈元光要推出伏羲和知网打擂台,倒不是因为他也吃了知网的苦,对知网不满,而是因为过去光甲航天内部的GPT使用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