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虐且不安分的电子在?矿面前如同温顺的绵羊一样毫无脾气,说让干啥就干啥,从而能让无数高能电子如同乖宝宝一样紧密凑在一起,形成携带巨大能量的电浆球。
这就是电浆炮的技术原理。
那么既然有这个技术理论,以及?矿的物理特性支持,那么推进器能否以这个方式提高推进效率呢?
答案是可以的。
但代价是巨大的。
粒子推进器依靠的就是电子和工质结合在一起后,导轨把电子和工质“踢”出去的同时产生反作用力推动飞船向后飞行,依靠的就是在导轨中施加斥力产生两个反作用力。
可电浆炮却不同啊,它会把暴脾气的电子给束缚调教得如同乖宝宝一样,这种状态如何产生更多的斥力呢?
在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后,陆英豪和他的师弟小赵发现,?矿能控制电子的活性,能让它们安安静静的,自然也可以反向激活刺激它们的活性。
因此他们采用多层级?矿轨道,逐级解除对电子束缚的控制,让它们在脱离导轨前最终解除整个束缚产生斥力。
但这样一来,导轨上用上那么多的?矿,却又无法和电浆炮产生关联作用,提高电浆球威力……
那这玩意不是吃饱了撑着浪费宝贵的?矿吗?
所以这个技术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但也没有停止研究,而是交给小赵继续进行理论和实验性的测试研究。
而小赵也不负众望,在后续的研究中,他开创性的摒弃了传统的音叉式长轨道布局方案,
采用了传统火箭喷口的喇叭形,或者说是拉瓦尔喷管造型,将原本布设在长条导轨上的?矿呈环形布设在喷口的内部,也就是在喷口中,布设出多个电子释放能量点,这就相当于在一根导轨内同时可以释放多个工质电子一样同时产生更高的效率,也能使其相互之间产生斥力额外增加了推力。
这样一来,电子之间产生的力量便全部作用到喷口中形成推力,而因为喷口内部布设着大量细小的的?矿,它们就像是一层绝缘层,或者说是坚固的屏障,让暴戾的电子无法伤害到飞船的结构组织。
这个设计章成铭和陆英豪看到后都赞不绝口,这不仅增加了推进效率,而且还解决了电子到处飞溅产生的伤害问题。
可以说,这种传统喇叭口推进器的出现,不仅减小了传统粒子推进器的体积,也极大的提高了粒子推进器的效率。
只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
第一个缺点就是它没法再当电浆炮使用。
别看它用了?矿也能形成电浆球,可没有足够长度的导轨束缚控制,就如同一颗没有枪管的子弹一样,击发它确实能发射出去,但没有了枪管它不仅没有足够的飞行速度,也没有了枪管赋予的稳定指向飞行能力。
所以用它来发射电浆球除非是敌人依旧怼到几千米几百米这样的超近距离内,属于闭着眼都能打中的状态下才好使。
第二个缺点就是它消耗的?矿很多,毕竟要布满一个喷口内部面积,哪怕是使用沙子一样的碎屑,布满整个内部,其消耗量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所以这个第三代推进器虽说是研究出来了,但手头没有那么多的?矿,这项技术也只运用在了唯一的一艘快速巡洋舰上。
而这艘快速巡洋舰,正是目前验证状态下唯一的一艘快速巡洋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