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晓群的带领下,曹志强继续往里走,很快就逐渐远离了这个热闹的灯火集市,又渐渐进入黑暗中。
到了这时候,曹志强才知道,原来所谓的高级场所,跟这里压根不在一个地方,但是要去那个地方,就必须先穿过这个外围夜市。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夜市外围,其实是在一条稍微宽阔一点的十字路两边摆的临时摊位,而想要进入更深入的地方,这条两边摆满摊位的道路是必经之路。
也就是说,一般人来买进口货,在外围就够了,如果想购买汽车摩托车跟电冰箱之类的大件货,就得继续往里走,直接进村。
没错,所谓的高级也是,其实就在村里,确切的说,是在村里的老打谷场的地方。
这时代的村庄,自主性很强,一般都有自己的民兵队伍,普通警察都不能随便进。
所以一些所谓的走丝集散地,一开始就是设置在这些沿海的渔村或者农村里。
这时期的沿海渔村,并不是只能打渔,其实也有一些适宜耕种的土地来种植粮食等作物,不过在这个时代,种粮打渔又累又不赚钱,所以很多渔民都兼职搞水运走丝。
所谓的水货,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通信跟交通的不发达,这时期的渔村走丝到底多厉害,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数据,所有的数据其实都是一个大概。
这个情况有所好转,还得是九十年代末,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跟通信能力的改善。
可在这个时代,所谓农村渔村的田园生活,其实并不美好。
穷则思变,尤其是海南这边的沿海渔村,这时期更是如此。
这么想的时候,王晓群已经带着曹志强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来到一个渔村入口。
村口照例有很多持枪站岗戴红套袖的民兵,而且明面上就不是两个,而是八个。
那些民兵很显然认识王晓群,发现是王晓群带来的人,加上王晓群上去交涉了一番,于是很快就放行了。
接下来,戴着口罩的曹志强,就乖乖的跟在王晓群身后,沿着道路直接进了村,然后继续往里走。
表面看来,这个村子似乎还不错,虽然不说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但也差不多。
要知道,这可是八十年代,一般的农村房屋大都是土房子泥房子,砖瓦房其实并不多。
这个渔村能近乎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可见经济实力不一般。
可在这个交通不便,海鲜不便运输,打捞能力也有限的时代,这个渔村为何能这么富裕呢?
再考虑到门口的民兵,答桉不言而喻。
对此,曹志强并不想多做评论,毕竟这属于时代特色,不是他一个人能改变的。
想要改变这里的人,必须从根子上改变,也就是把穷病给改了才行。
要不然,这样的人跟村,只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一会儿,曹志强就跟着王晓群再次来到一个灯火通明的地方。
这里的灯火通明,就不再是汽灯煤油灯这些玩意儿了,是真正的电灯泡,甚至还有节能灯。
这说明,这边的电力是不缺的。
在一个普遍缺电的时期,这里能灯火通明,大概率是有自己的发电机组的。
换言之,只是晚上不断电这一项,就证明了这个村的实力。
来到这里后,人就不如之前的夜市那么多,那么热闹了,不过另有一种别样的风情。
简单来说,就是路面上没啥人,但周围有很多砖瓦房,很多砖瓦房门口还有不少带霓虹灯的招牌。
曹志强大概一看,这条街两边除了有好几家主打海鲜特色的饭店外,还有理发店、服装店、录像厅、图书馆以及旅社,可以说吃穿住用行全都有。
这要不说是个村,他还以为来了一个比较不错的镇上了。
尤其是图书馆,这个小地方居然有图书馆,这让曹志强惊讶不已。
“怎么样,厉害吧?”王晓群笑了笑,“是不是被惊住了?”
“确实吓了一跳。”曹志强点点头,“你要不说这是个村,我还以为到了某个繁华街呢。”
“这都是村长带头搞的。”王晓群笑了笑道,“在这里,买卖洋货是其一,不过这里只有晚上开张,很多人大老远的过来,一般也不会半夜回去,所以大多数都在这里住一晚上。
一开始是没有这些的,但有些大老板呢,觉得这里太无聊,希望能高点特色服务。
所以村长就跟几个香港来的大老板合作,在这里搞了个特色街。
你看,这里呢,不管是饭店还是旅店,所有店面都是整晚营业的,天亮才打洋。
因此,要是累了想睡觉,这里有提供热水跟大床的旅社。
要是觉得肚子饿,可以在这里品尝特色海鲜饭。
要是觉得寂寞,这边的录像厅可以看录像,理发厅则有不少漂亮女孩子作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