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傻柱功不可没

身份达标了,关系到位了,是不是就能要到产品指标了?

答桉是不行,你还得有正规的理由,并且经过领导批示。

在1983年,全国其实依旧没有完全放开市场行为,大部分依旧是凭票供应,尤其是生产厂家,都是要申请生产指标的。

而申请生产指标,不光要身份达标,关系到位,你还得有说得过去的正规理由,也就是你为什么要这批产品,以及你要这批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正规理由,基本就把百分之九十九的个体户给隔绝在外,因为他们给不出正规理由。

尤其是空白磁带,那是相当严格。

因为在八十年代初,录音设备是不能随便玩的。

比如现在的录音机,说是叫录音机,其实只能叫单放机,大多数根本不能录音。

那些能录音的,尤其是能翻录录音磁带的双卡录音机,大多数都是进口录音机,而进口录音机嘛,此时一般人是买不到的,因为还需要外汇券跟侨汇券,除非你买的是走私货。

不光录音机难买,空白磁带也难买,至少大批量的空白磁带,普通人是买不到的。

只有特殊单位,比如唱片公司,央视,还有各个政府单位等等,才可以大量购买空白磁带。

那么巧,华夏音像公司呢,就是可以购买空白磁带的单位。

当然了,由于华夏音像公司呢,目前还没有自己的设备,所以只能拜托磁带厂来直接灌录内容,生产有内容的磁带,而不是空白磁带。

这时期的磁带厂虽然主业是生产空白磁带,但不等于他们不能生产有内容的磁带。

相反,录制有内容的磁带,磁带厂更喜欢一些,因为灌录内容这块儿,这属于自主创收,不用交税。

比如说,北平磁带厂生产一盘出厂价八毛钱的磁带,这部分钱中,是饱含税收的,要交税。

但如果额外加五毛钱,在空白磁带灌入内容,以及加上相关包装,那这五毛钱就不用交税,属于自主创收,可以算厂子自己内部的小金库。

嗯,别怀疑,这时期就是这样的。

当然了,后来这种模式就改了,尤其是两税法上台后,想用这种方式避税,就真的很难了。

所以啊,在这个时期,其实磁带厂是最喜欢像华夏音像公司这种单位的,因为能额外捞好处啊。

反倒是像中国唱片公司,还有各地电视台等大单位,因为人家自己有灌录设备,只需要购买空白磁带,然后回去自己灌唱片就行,导致磁带厂能捞的油水很少,反倒是不喜欢。

这也是为何曹志强的华夏音像公司,能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企,就能从各地磁带厂里抠出生产指标的根本性原因!

说白了,就是那些磁带厂把其他不重要的指标延后,优先给华夏音像公司生产带内容的磁带。

而要做到这些,你的身份、关系、项目合理性,甚至人才本身,都是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在八十年代初,尤其是还没有完全开放市场经济的1983年,想要自己做一番事业,到底有多难。

可他曹志强呢,其实原本对这里面的门道都不熟悉,就是硬着头皮干,然后忽忽悠悠,奇奇怪怪的就总是能办成!

这里面,可不仅仅是曹志强的个人才华问题了,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比如说,如果曹志强没有遇到李有福,他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开脱外地市场。

如果红光机械厂不是正好遇到生死难关,导致李厂长死马当活马医,想从曹志强这里当突破口,进而全力支持曹志强,曹志强也做不成这些。

当然,这些事情的源头,或者说前提,肯定离不开大领导的青睐跟背后站台。

而想获得大领导的青睐,首先你得能认识人家,这又离不开傻柱!

所以归根到底,曹志强能在短短时间内就做出这番让人咋舌的事业,傻柱功不可没!

没有傻柱当初的引荐,曹志强现在最多是个有点小钱的有钱老百姓,绝对做不到现在这种地步。

这一点,别人或许还想不清楚,但曹志强心里却是门清。

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前布局,提前设计傻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