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要穿过那所谓的魔鬼海域……”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疑惑,“真的很难想象有什么手段可以让如此温和的海域变得那么凶残!”
“那个天气控制器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他好奇地问道,“现在的科技手段根本达不到啊……”
然而,陶老、许老等人并没有给出答案。事实上,他们也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但在这片神秘而美丽的海域中,他们仿佛已经找到了比答案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许老对杨侠提及的天气控制器充满了浓厚的好奇,然而,他深知这可能涉及到对方的私密领域,鉴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探询。
在许老的心中,杨侠的能力远非表面所展现的那般简单。这位年轻人的智谋,他甚至觉得已经超越了九州国整个科研团队的智慧总和。杨侠所透露的,不过是其能力的冰山一角,而他对此却从不炫耀,不骄不躁。在与许老的交流中,他总是那么沉稳,即便提及天气控制器这样的重大发明,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对其具体效能和威力则避而不谈。
因此,许老对于天气控制器的了解仅限于其名称,至于它的外观、运作原理、控制范围等,他一概不知。他内心渴望能有机会亲临基地,亲眼见证那些神奇的设备,包括超级卫星、天气控制器,如果还有林先生的亲自解说,那就更完美了。
相比之下,许老和陶老更多时候选择倾听,而王波、章国、黄杰这些年龄相仿的人,则对天气控制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之前不是猜测过,这一切可能都是杨先生所为吗?”王波首先发言,“从他拒绝九州国的援助开始,我们就有所怀疑,只是当时觉得太不可思议,所以没有深入探究。”
“既然是天气控制器,那它可能是通过操控空气中的水份子,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来实现的。”章国接着说道,“就像我们国家在某些地区进行的人工降雨、降雪,甚至人工打雷,虽然实用性有限,但原理是相通的。不过,米国等联合军队遭遇的,显然是这些技术的升级版,威力被无限放大。”
“那种程度的控制实在太难了。”黄杰插话道,“而且结合上次的情况,影响范围至少覆盖了方圆十几海里。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啊?”
“不仅如此,”王波补充道,“超级龙卷风、海啸、超级冰雹,这些绝非我们现有的人工手段所能引发,更像是自然灾害级别的规模。事实上,也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我想米国等国家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就是天气控制器的厉害之处。”黄杰感叹道,“我们现在是在已知的前提下进行推测,都难以想象其原理,而拜普总统等人更是做梦也想不到这些!”
讨论至此,众人对杨先生的研发能力更加好奇。章国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杨先生是如何研发出这些设备的呢?他毕业于江北大学,但大学教育真的能让他达到这种高度吗?他的基地又是从哪里来的?他与赛普的交易后一战成名,九州国军火商的名字传遍暗网,但在此之前他在做什么呢?”
这些问题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并非没有调查过杨先生,但他的履历平平无奇,大学毕业后仿佛人间蒸发,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他的成就如同一个谜,无人能解,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清楚其中的奥秘。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杨侠身份曝光之前,他因诈骗罪被捕入狱,但在监狱中的随笔却意外解决了九州国长期困扰的技术难题。科研工作者们根据这些草稿纸上的内容,成功研发出雷达隐身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于这一贡献,许老曾代表九州国向杨先生表示感谢,但他却淡然处之,甚至拒绝了金钱奖励。
“算了算了,想这些也没用,杨先生肯定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王波打破了沉默,“只要他不与九州国为敌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能为九州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何必非要追根究底呢?”
“而且这些话我们也不好意思当面问他,免得引起他的反感和猜疑。”章国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