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工上车的时候,肖策问了她一句,是找到答案了吗?
这场戏的背景是在北京,但实际是在临市的海边拍的,棠昭看着海面的日落,只是轻轻地笑了笑。
她翻着剧本,看着下一场戏,要切入两段警车在追捕途中的蒙太奇。
这一段不需要棠昭出镜。
再下一场,就是她的最后一场戏。
海边的逃亡。
今灵听到了离她不远的警笛声,她知道了警察在追她,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她从公路跑到海滩的脚步也越来越急。
海是一个很好用的东西,有着丰富的表达空间。
这个镜头大概维持了一分钟左右,为了致敬法国电影《四百击》里最后的长镜头。
两个故事的主角,同样是未成年人,同样是一场漫长的海边逃跑。
不同的是,老电影的定格镜头在男孩回眸看向机器的一瞬。他走投无路,背朝着大海。好似自由,又像找不到出路,被永恒地困住。
肖策没有延续这种拍摄手法,他没有让她回头。
只让她继续往前跑,往海里跑,跑到最深处。
随后,他的镜头从女主角的背影摇到前面。
他没有拍大海,而是去拍女孩的眼底,干净的浅色瞳仁完全地映出了今天的潮汐和夕阳。
她走进劈开的海浪里,翻滚的海水没过她的膝盖和大腿,她的鞋和脚都湿透了,天真的一双眼睛迎着落幕时分。
棠昭看着镜头,最终,轻轻地笑了一下。
整个一部电影拍下来所有凝重的情绪,痛苦、恐惧、悲伤、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