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实验室开业

不是不想使用大屏,而是现在技术无法实现。

为了适应高海波低温环境,在液晶屏表面增加了加热网。

传感器和飞控面板由CAN总线相连到FK1000。

电动舵机同样通过CAN总线与FK1000相连接,通信设备和侦察设备分别通过以太网相连。

长宽高分别是:42cm*18cm*25cm。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全部采用冗余设计,分为A/B两系。

一套出现问题,另一套可直接盯上。

两系同时工作,数据实时同步,到时可以实现无缝切换。

一月后,李元负责的样机顺利完成。

接下来便是写入程序,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

程序早就由女娲1号完成,并且完成了仿真测试。

由于没有后世的卫星定位,李元用三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数据,构建出惯性导航数据,用于确定飞行的距离。

结合侦察设备,可以进行位置矫正。

如此,在没有卫星定位的情况下,红箭1无人机可以给出相对准确的位置信息。

上周童代表通报了其他四家的研发进度。

除了发动机进度落后一些,其他三个子任务慢慢追赶上当初的计划。

李元完成样机的开发,就把它丢给了郝伟,让他帮忙测试。

自己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可惜,童代表不可能让他清闲,看着李元每天在外边溜达。

干脆把轧钢厂生产好的部件给李元送了,让他进行精加工。

按说轧钢厂也有8级钳工,但是他们确实做不动李元设计的精度。

所以,目前没有精密机床的情况下,精密机床的零部件,就需要李元手搓。

为了赶进度,童代表干脆每天盯着,把工作直接带到小院。

李元干脆算赖,只叫那个一台机床的零部件,其他的多一件也不加工。

倒把童代表弄了个没脾气。

问起,就说他正在为机床编写各种零部件加工程序。

时间很快来到1981年5月1号,位于大柳树北路的“元宇宙实验室”今天正式入驻。

一机部、四机部、几家有过合作的学校和研究所送来了花篮。

褚老、童代表、陈兵、蒋校长和京都副市长亲自出席,参加了李元组织的剪彩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