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郡县制虽然还是推行,可是却有儒家思想的分封制在阻拦这一进程,朕知道,为了增加六国百姓的归属感,朕只能做一回罪人。于是朕下令“焚书坑儒”。”
“扶苏竟然还来求情,朕愈发对扶苏感到失望,甚至是担忧,毕竟在朝堂上为了各自的利益几乎没有人赞同,就连王翦也是支持分封。”
“朕甚至开始担心等将来扶苏继位后,会不会推翻这一决定,会不会实行分封制,他现在懦弱的性格,会不会守不住朕给他打下的江山。”
“朕到此时才意识到到扶苏已经彻底变了,他变得很懦弱,是思想上的懦弱,甚至是迂腐。可扶苏毕竟是朕期望最高的孩子,朕还是决定在给他一次机会。”
“借助他这次反抗朕焚书坑儒的机会,朕把他贬到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朕的目的是让他暂时远离朝堂,远离儒家之人,让蒙恬好好的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帝王。”
“朕在灭楚时亲手毁掉了扶苏的娘家势力,这让他在朝堂上的根据变得薄弱,更深层次的用意是让他和蒙恬好好相处,获得蒙氏家族的助力,他当时离开咸阳时,朕没有去见他,听说他很伤心,希望以后他能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君无双的眼中敬畏之色更重,因为他不仅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君王,更看到了一个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的父亲。
“朕在这巡游途中,看到各地百姓被严苛的法律和沉重的赋税压的苦不堪言,生活贫困,还有一些人为了逃离朕的统治,不惜逃到深山之中归隐。”
“朕心中很不是滋味,或许国策是时候做一些调整,可以考虑一些儒法结合的方针去治理国家。”
“可是现在他还没有洗掉儒家的迂腐气息,朕本来想在等等,可朕的寿命已经等不及了,朕会传赵高写下一份遗诏,立扶苏为大秦二世皇帝。朕死后天下必将大乱,朕生前那些老鼠只敢躲在阴暗处,扶苏不知道能不能对付这些老鼠。”
“朝堂之上冯去疾最近这几年已经老了,成天不问世事,李斯与赵高和扶苏不对付,很有可能在背后搞小动作,朕还有一个儿子公子高也是非常优秀的,他的目光很长远。如果扶苏继位后实行分封,就废了他让公子高登基吧。”
君无双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道:“那赵高和李斯呢,用不用臣去把他们杀了,替扶苏公子扫清障碍。”
始皇帝说道:“扶苏现在还是太软弱,被儒家的大同思想洗脑,朕现在都有些怀疑把扶苏变成这样,是不是儒家早有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