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苏国,后冷国,听闻珂弃部落同赫乾部落一样,成了北疆的朋友,焐国势头太甚,谁知道下一个受到攻击的是他国还是己国?
焐国没给这些人阴谋论发酵的时间,及时做出了应对。
是以,冷国各地领将刚缓过劲来,预备联手抗击焐国,玉如国,清机国等国时,焐国便出人意料的退兵了。
玉如国和清机国龟缩在刚打下来的城池里,不愿再动半步。
许是被冷国欺负成了阴影,加之小心行事的习惯,玉如国和清机国并未因一时的得意而轻狂,而是见好就收,牢牢抓住已经得到的东西。
便没有拒绝焐国使臣的提议,三方制衡,好过一方独大,众矢之的的滋味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尝试的。
敌人不动,国力受到重创,内忧外患的冷国便是有心反击,也是无力,只能暂时隐忍,靠着敌国的陆续退走求得的一丝喘息机会,慢慢谈以后。
如此危局,冷国境内不乏试图重振国威的忠臣良将,但更多的却是生了异心的将领,毕竟龙椅上的那位名不正言不顺,谁能臣服?
且冷国皇帝已死,一众皇室宗亲又沦为了焐国的人质,若再从宗亲里选择新帝,岂不是注定要被焐国牵制一辈子?
与其憋憋屈屈,不如索性自己翻身做皇帝,横竖冷国依然是冷国,不过换个姓氏来统治江山罢了。
夺位之战即将在千疮百孔的冷国境内上演,苏国的内讧却在消失,只因胜利者出现,靠着绝对实力坐上了皇位。
这人便是死在李小寂手上的苏国新帝的亲叔叔,更是那位病逝的魏娘娘的旧情人,没想到,转了一圈,他成了最后赢家。
而他比那个愚不可及的侄子强一点,一朝登基,立刻派使臣出使焐国,向焐国示好,力图解决苏国外患。
面对苏国近乎于臣服的示好,焐国没有拒绝,维持了一份面子情。
局势混乱,暗潮涌动之际,金六郎护着父亲的遗体回到了金家本家,金家大郎深吸一口气后,当机立断的做出决定。
金家全族迁出冷国,分散成八股力量,隐姓埋名潜入各个小国,先保存家族根基,再来谈剩下的事。
做出同金家大郎一样选择的人家大有人在,有的向焐国臣服,有的潜入边远小国,只为最大限度的保住全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