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情报,他也逐字逐句地看过,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之处。
“我是说,夏无且医官的死,有些不正常……”
赵郢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轻轻叩击着马车上的几案,轻轻地回响声,让他的思绪愈发的活跃。
“我跟夏医官打过几次交道,记得年后,我刚刚离开咸阳之前,还亲自招待过他,当时他虽然年老,但气色红润,声音洪亮,脚步轻盈,身体康健,几乎如壮年男子,已经有了长寿之相,岂会忽然就无疾而终?”
后人曾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上的记载,推测过夏侯且这位老医官的到底活了多少岁。
结论是,至少一百二三十岁,甚至更多!
一直活到了汉武帝年间,还和当时的小朋友董仲舒成了好朋友,谈起了当初自己在大殿上,投掷药囊,击中荆轲,给始皇帝救驾的壮举。
这个年龄的推测,或许有些夸张。
但如果司马迁没有信口开河的话,那至少有一点可以证明,那就是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夏侯且一直到了西汉时期,人还好好地活着。
而现在,他死了!
无疾而终。
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从年纪上讲,他已经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此时就算是死了,那也算是尽享天年,堪称长寿了。
但赵郢真的是知道,夏侯且真不会死这么早的。
故而,他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事情有蹊跷,第二个念头,就是有人要对始皇帝动手了!
而且,这一次,不同于寻常的刺杀,而是要通过始皇帝身边的医官动手,不然,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去刺杀一位年仅八旬垂垂老矣,又名动天下的老医官?
而且,还是一位深得始皇帝信重的老医官。
自然是看中了夏侯且如今的身份。
不然,实在是没办法解释,夏无且的忽然去世。想要对长年随侍在始皇帝身边的夏无且动手,这里面的风险,可想而知。可他们偏偏还是动了手,这里面要是没什么猫腻,赵郢绝不相信。
至于,夏侯且的家人,甚至是始皇帝的人,为什么没有发现端倪?
那就更简单了。
首先,这个年龄段上的人,已经是风烛残年,随时都可以死,今天晚上脱了鞋,第二天都不一定能穿得上,如果不是赵郢这种穿越者,知道这是一位开了挂的老寿星,很少有人去往那方面想。
其次是,真的有很多手段,可以让人无声无息地死去,而不会发现什么明显的异常。
至少赵郢自己就能知道有数种手段,可以做到。
张良自然也见过夏无且,虽然他不像许负那样,专精相术,但也有看人之能,很自然地就相信了赵郢的说辞。
“殿下无需担心,陛下对夏无且极为宠信,如今夏无且忽然去世,陛下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调整太医馆的人手,也不会这么快就有人能取代夏侯且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赵郢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他知道,张良说的很对,但是他不敢赌,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不敢麻痹大意。不是当初想依靠在始皇帝的庇佑之下,当几天的逍遥皇长孙,而是单纯地不想这位把自己当亲孙子,苦心栽培的大父出事。
“传我命令,急行军,若是五日之内,能赶回咸阳,每人赏千钱,晋爵一级!”
看着目光深沉,嘴唇紧紧抿起的皇长孙,张良很识趣地保持了沉默。
他自然知道,若是皇长孙推测的事情为真,这件事到底能有多严重。
急行军,对于这一支禁军来讲,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来的时候,皇长孙就曾带着他们多次急行军,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般。
强度之大,骇人听闻。
若不是之前就跟着皇长孙练过那么多次,这强度能直接把他们拉胯。日夜不息,日行数百里,除了极有限的解决生理问题,以及停下来,让马吃点东西,就连吃住都在马背上解决了。
饿了,啃一口凉馒头,渴了,喝一口背上背着的热水,困了,那就在颠簸的马背上打个盹!
感谢驰道。
若没有大秦这种修建的平整快捷的驰道,哪怕是赵郢再怎么心急如焚,再怎么拼命赶路,也不可能一日跑出数百里的速度。
即便是如此,到了最后,也不得不暂时停下来,休整了一晚上。
因为,人虽然还能坚持,马受不了了。
虽然是一人三马,轮换着骑。
这种强度,对那些战马来说,也已经很夸张了。若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就这么个跑法,就算是回到咸阳,这些战马也得跑废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