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铁模铸炮技术的突破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2307 字 4个月前

“有,何副司长那里还有个小型铸铳台,不过要用那个台子,只能是总座出面了。”火器局长接着又补了一句,“半个月前,伦司长来过一次火器局,要征用那个小台子,硬是没拗过何副司长。”

半个月前,也就是郑芝龙出兵不久后,伦第一这小子倒是挺机敏的。但那何良焘也着实是牛脾气,连顶头上司的账都不买。

从燧发枪机仿制开始,营造司成立了一个研究院,由副司长何良焘担任院长。那个小铸铳台是研究院的资产,不归火器局管,主要用于铁模铸炮项目,该项目是在四寸臼炮的样炮试制完成后上马的,截止到林海去倭国前还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来。

营造司研究院当前的研究项目都是火器相关的,也在新店溪中游,林海于是又来到研究院所在地。

何良焘听说林海来了,连忙亲自迎了出来,自从铁模铸炮项目上马之后,他就住在了新店溪中游,连续好几个月都没有去过关渡。

“何副司长,铁模铸炮项目搞得怎么样了?”林海对这个项目非常关注,就算不为了那个小铸铳台,他这次本来也是要来研究院看看的。

“总座,我们正在铸造样炮,这回我觉得希望很大。”何良焘神情疲惫,但眉眼之间却满是兴奋。

“哦?为何这么有信心?”林海感到有些诧异,上次他到研究院来时,何良焘还是一筹莫展的样子。

当时用铁模铸出的臼炮又脆又硬,在测试中已经连炸了好几次,还有几次在机加环节就被干废了,大家提出了各种工艺改进设想,但最终却无一例外失败了。

“是这样的,总座。就在你去倭国后不久,火器局有个半年前入职的工匠找到属下,说是他有办法,我听了他的思路感觉豁然开朗,所以就把他调到了研究院来……”

“是什么思路?”林海打断了何良焘,他其实知道铁模铸炮的问题所在,也知道解决问题的方向。

“他说铁模铸出来的炮之所以又硬又脆,主要是冷却太快了,属下觉得很有道理……”何良焘这话一出口,林海就知道找到症结了,铁模和泥模的最大区别确实就在于散热。

“此人是半年前入职的,是今年新来的移民吗?原来是做什么的?”林海听了很高兴,研究院自己解决了这事,不用他介入,这是个好消息。

<div class="contentadv"> “是的,他是崇明来的,老家据说是北直隶的,本来就是铁匠。”何良焘闻言回道。

“哦?是铁匠?这人叫什么名字,叫他过来我和他聊聊。”林海感到有些诧异,毕竟清朝搞出铁模铸炮之后就一直没有解决白口铁问题,说明这个问题对于当时的冶金领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

“名字有点怪,叫左武卫。”何良焘说着就让人去请这个左武卫过来。

半盏茶功夫后,一个头发花白、胡子拉碴、发际线略高的汉子被请了过来,看样子起码有四五十岁了。看到林海后,这人略显拘谨地叉手道:“小人左武卫,见过总座。”

“不必多礼,你多大年纪了?”林海看到来人后略显失望,他向来都认为伟大的创新都是由年轻人做出的。

“回总座的话,小人今年二十五。”左武卫这句话差点没让林海口中的茶水喷出来,敢情这家伙是个少年白,而且这面向也确实显老了一些。

不过知道此人年纪不大后,林海倒是挺高兴的,接着又问道:“你为何说铁模铸炮的问题就在于冷却太快?”

“因为小人在年幼时曾见过我爹用铁模铸造犁铧之类的农具,当时铸成之后,要把铁农具放在窑炉里焖火,之后再慢慢冷却,这般才能让它不那么脆……”

林海闻言恍然大悟,左武卫所说的是一种退火工艺,或者具体点可以叫生铁柔化技术。

他在后世的一档军武节目里曾经看到过,抗日时期我军的兵工厂曾经饱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具体来说就是白口铁的榴弹弹壳太过脆硬以致难以加工,最后的解决方法用到了德国黑心韧化技术与太行山焖火技术,堪称是土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