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宦官一开始指的不是阉人,而是皇帝的近臣。)
这是为什么?
因为宦官和外戚都只能是极少数的一部人,他们天然就站在大众的对立面。
而勋贵在后世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去。为什么,因为他们虽然不是靠皇帝宠幸上位的,但仍旧是开国时就已注定的,除非国难,否则是无新鲜血液注入的,仍旧是少数群体。
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为什么影响深远?因为科举至少给每个人摆了一条名路,你能不能走上去不一定,但至少路在那里。而科举操作上可能存在弊端,但是程序本身不存在歧视。
……
张谦明白诸葛亮的担心,当初高祖之时,知识的传承还没有现在这么快,所以,天子与勋贵共治天下,才可以持续四百年的时间,但是现在,恐怕坚持不了这么久。
“孔明有和主公提过,等主公登基大典过后,就举办一场科考,以招揽天下士子之心吗?”
“主公已经同意了。”诸葛亮点头道。
天子富有四海的标志是什么,一是赋税,二是人才。刘备是不会放过这个招揽民心的创举的。
“正因如此,我才担心啊!”诸葛亮继续说道,“科举出来的士子天然不是勋贵,他们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必是想勋贵阶级发起冲锋的时刻。”
一个穷惯的人见到一锅汤,勺子总是往油水多的地方捞的。
干掉一个家缠万贯的勋贵,既富了天子,又取悦了黎民,何乐不为?
这种想法,和张谦诸葛亮忌惮世家是一样的。
“可是这天下,将来必是读书人的天下。”张谦说道。
诸葛亮也心知肚明,因为勋贵是扳倒一个算一个,而读书人是取之不尽的。就连他本身,不也是因为多读书才能受到刘备的赏识吗?
原本,张谦和诸葛亮只要获得的土地不多,他们的后人就可以融入普通人当中,以读书人的身份加入新兴的阶级当中。
但是,万户侯身上的标签太重了,恐怕三代之后,都还会站在勋贵的船上。
张谦有时候也会想,刘备要厚赏功勋,到底是歪打正着,让天家处于勋贵的身后;还是说,刘备想通了这些,不想让天子一人,站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