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维也纳大婚

是,教宗 覆舟水 3042 字 6个月前

“也就是说,我会永生不死?”

“啊,那倒也不是。”白袍人语气一顿,“……算了,将来你自然就明白了。”

他的回答勉强对罗贝尔的胃口,他对永恒的生命一点也不感兴趣,孤独一人的永生比夭折更令人悲伤。

“她遭受处刑的时候才19岁,她的人生才该刚刚开始。”白袍人叹息,“我知道那段时间是最危险的,但我收到了紧急召回的指令,身为集体中的一员,我必须回应召令,是我的责任。”

“挺好的。”

罗贝尔翘着二郎腿,他的脸上没有浮现出任何“同情”的神色。

“于英雄而言,早点去世不一定是坏事。圣骑士罗兰之所以美名远扬,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年纪轻轻就战死沙场,一位尚未来得及堕落的英雄值得后人铭记。”

“那堕落的呢?”

“那可太多了,每个顽固的老头子都有过意气风发的年轻岁月,活得越久晚节不保的风险就越高,假如匈雅提·亚诺什十年前去世,匈牙利人现在还会怀念他的好,但他没有,所以尼特拉大公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

“嘿,这话说的,你怎么不趁年轻死一死。”

“我又不是英雄。”

罗贝尔翘起二郎腿,语气心安理得。

……

奥地利的维也纳即将举行盛大的婚礼。

婚礼的主人公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弗雷德里克三世皇帝,另一名主人公则是来自葡萄牙王室的公主,莱昂诺尔-德-阿维什。

这对新人的婚事筹备已久,阿拉贡-那不勒斯联合王国的统治者阿方索五世操办了婚礼所需的几乎一切资材,以报答当年奥地利人挽救那不勒斯王国于水火之中的恩情。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是弗雷德里克的忘年之交,他的夫人同样出身于葡萄牙的阿维什王室,且是莱昂诺尔的亲姑母,亲自精心安排了婚礼的流程。

以葡萄牙王室为中心,一张横跨南意大利、伊比利亚、勃艮第和奥地利的姻亲网络逐渐成型,但这并不会引起许多人的警惕,因为这在相互联姻结亲的贵族圈子内部实在太过寻常,欧洲贵族是一张相互联系的亲族网,这点大家早就习惯。

也不会有什么的杞人忧天之辈担忧继承权分散导致的绝嗣与联合统治的风险,除非伊比利亚和勃艮第的统治家族集体暴毙,这些领土才会落到哈布斯堡家族手里。

但……怎么会呢。

怎么会呢?

莱昂诺尔在维也纳生活了许多年,不少宫廷成员已经习惯了这么一位善良可爱的主母,随时准备迎接她成为帝国正式的皇后。仆人和廷官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海伦娜”,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语“Helen”,寓意“光明与闪耀”。

但莱昂诺尔自己却不太中意这个名字。

在古希腊神话中,海伦娜是位惊艳世人的美人,对她的争夺引发了城邦间的特洛伊战争,所以在文化寓意中还特指那些祸国殃民的女人。她不想自己的名字诅咒丈夫的事业,所以从未在外人面前使用过这个爱称。

婚礼最终定于1453年10月16日举行,五十七岁的阿方索五世国王拖着衰老的残躯从拿波里启程,他要为这对新人主持预计为期一个月的庆祝活动。

这是老人向维也纳的一次示好,他已经下定决心,在他去世后,联合王国的阿拉贡部分将由弟弟胡安继承,而那不勒斯部分则由他的私生子斐迪南继承。他分裂国家的决定注定会引起国内联合派的反对,他需要强大的外部盟友支持,近在眼前的奥地利显然是最佳选择。

在古老的城堡里,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金色的阳光洒在古老的石墙上,让它们散发着岁月的光华。鲜花和绿叶点缀着每一处,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皇帝弗雷德里克穿着华丽的紫色长袍,身披着一件由珠宝和金线编织而成的披风。他头戴着皇冠,一副威严而庄重的气质让他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而葡萄牙的美丽公主,莱昂诺尔·德·阿维什则身着一袭淡蓝的婚纱,婚纱上镶嵌着精美的珠宝,仿佛星辰点缀在夜空中。她的长发披散在肩上,如流动的红色火焰般热情迷人。

在古堡的庭院里,祭坛上点燃了香炉,散发着淡淡的烟雾。牧师穿着袍子,手持圣经,庄严地主持着婚礼仪式。

在奥地利,仅有两人有资格主持皇帝陛下的婚礼,维也纳教会前主教兼维也纳大学校长,阿德里安·德·罗森德·里昂,以及现任大主教艾伊尼阿斯,作为罗贝尔宗座的副手统摄教会,担任奥地利第二个主教辖区的总长官,隐隐已经完全掌控了罗贝尔胡乱改革之后留下的烂摊子。

弗雷德里克和莱昂诺尔手牵着手,注视着彼此,莱昂诺尔的眼中充满了爱意和期待,而弗雷德里克的眼中则要多出少许愧疚和无奈。

他今年已经三十八岁高龄,在这个时代,几乎算是半只脚踏在死神的门框上,不知哪天就会因为一场风寒离世。但可爱的莱昂诺尔才仅仅十九岁,花季少女搭配老大叔,这让他几乎无数次忧虑地幻想自己离世后,可怜的妻子守寡的悲惨未来。

他被许多帝国诸侯评价为一个“懒散、沉闷、优柔寡断”的男人,做事时常不顾后果,他亲密的机要秘书艾伊尼阿斯也经常用“睡神”的外号开他的小玩笑,虽说并无恶意。而且,他虽然热衷于把持权力,却不擅长使用。某种意义上,他在这方面和罗贝尔臭味相投。

在他眼中,莱昂诺尔是完美的女孩,虽说有点贪财和喜欢宝石的癖好,但她善良、体贴,善于为他人着想,宫廷里的每个仆人都受过她的小恩小惠,积少成多之下,令她颇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