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117 字 6个月前

“是鲁阳侯请托的吗?”王惠风坐了下来,轻声问道。

“或许是吧。”王衍皱着眉头,说道:“但他能有什么好处呢?”

“人情。”王惠风肯定地说道:“人情可大可小,对鲁阳侯这种人来说,宁可欠人一千匹绢,不愿意欠一个人情。”

王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王景风在旁边“噗嗤”一笑,然后赶紧捂住嘴。

“阿鱼为何发笑?”王衍无奈地看了大女儿一眼,问道。

王景风仔细观察了下王衍的表情,确定他不会发怒后,方道:“女儿还记得数年前,阿爷定下‘狡兔三窟’之计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当时茂弘叔叔也在,阿爷志得意满,猖狂—骄横—都不对,当时阿爷非常满意,自觉妙计得售。”

王衍绷不住了,但又不知从何反驳,最后只能苦笑一声。

他不是那种严肃的学究,而是善辩名士。现在只是年纪大了而已,搁二十年前,放浪形骸的事情并没有少做,有时候堪称自大骄狂。虽然只是在家里如此,但难免被至亲之人看到。

“裴仲豫何止挖了三个窟。”王衍吐槽道。

王景风又笑了,道:“两个大洞,三个小洞,快让人……”

王衍、王惠风同时看向王景风。

王景风噎住了,低下头不敢说话。

“阿爷,太傅想要让丁绍、王斌出任都督、刺史,朝廷那边能同意吗?”王惠风悄悄掐了姐姐一把,转而问道。

“尚书台三位主官,高光乃天子心腹,刘暾、山简我有把握。”王衍说道:“刘暾刘长升与邵勋还有过一面之缘。山季伦与裴仲豫关系不错,唉,真要论起来,尚书台那边邵勋、裴康加起来的面子,还真不小呢。太傅若回京,定然要清理尚书台。再不动手的话,以后老夫都不太好帮太傅办事了。”

魏晋以来,尚书台是最核心的权力机构。

后汉末年,魏武帝曹操出征在外时,荀彧为尚书令。

国朝承袭旧制,尚书台依然总揽全国政务。

太傅司马越有“录尚书事”的头衔,但他不在朝中,影响力日衰。天子趁机插手尚书台系统,把高光推上了尚书令的位置,刘暾在先帝时也倾向朝廷,与太傅分庭抗礼的意图十分明显。

就连王衍,卸任尚书左仆射,升任司空、司徒之后,还需要靠着六位尚书、左右丞等次一等的官僚,以及与高光、刘暾的私人关系来间接操作。

当然,他还有其他手段来发挥影响力,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总之,司马越是需要他的。但不会把希望全寄托于他身上,清理尚书台势在必行——王衍仿佛看到了许多家破人亡的惨剧。

“邵勋想要什么?”王惠风又问道。

“他在邺城假惺惺做戏呢。”王衍没好气地说道:“先为死难军民会葬,再召集父老,立纪功碑,吹嘘他的战功。另外,还遣人送了一封举荐表状过来,节操高洁者、熟读经史者、临危不惧者、忠心进谏者、武勇机智者等等,林林总总数十人,听闻河北父老莫不庆贺。最后,他还要顿丘太守之职。”

“他这年纪当不了太守,太过骇人听闻。”王惠风说道。

“确实当不了。”王衍点了点头,道:“但他可以让别人当啊。”

王惠风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她仔细回味了一番父亲提到的诸般事,发现邵勋做事真的挺有章法,而且公私都兼顾到了,比许多只懂门户私计的人强多了。

只是,她还有一点不明白:邵勋在河北做这么多事,目的何在?

他又不可能长期留在那边,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罢了。”王衍突然叹息了一声,道:“这一年年的,变得也太快了。邵勋以前压根进不了老夫的眼帘,现在还要帮他办事,这天下真是……”

王景风看着父亲长吁短叹的模样,突然下意识打了个寒颤。

这才几年?父亲与鲁阳侯之间的关系就变成这样了。

如果明年再出点什么大的变故,会不会把自己送出去?

想到这里,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手下意识抓紧了大腿——呃,突然间又猛然松开,原来不小心抓了妹妹。

嘻嘻,妹妹的大腿没我的结实,王景风的心情又莫名地好了起来。